北京邮电大学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57

主题

95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1: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跨文化交际是什么?
话语策略又是什么?
来看北邮的教授怎么说!

本期大咖专访



点击观看专访视频

Q:请问什么样的学生是您认为英语素养高的学生呢?
A:

其实这么多年来,除了英语教学之外,我们一直在培养学生怎样能去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去做好跨文化交际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学生:

第一,他必须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他要能用英语去把我们国家的事情,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当下发生的一切都讲给世界的人来听,他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比如抖音或者其他社交媒体。

第二,其实我觉得英语素养高的学生要有跨文化差异的意识,我们讲中国故事,我们向世界传递,我们说“voice to the world”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传送信息的接受方,也就是我们的受众,他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我们不仅仅要讲,而且我们要讲好,讲到别人能听懂,那么在这种前提下一定要意识到我们中国文化跟他国文化的差异,我们要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来讲,这就是我所说的跨文化差异意识。

那么第三,我觉得是要更高阶的,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朋友们,我们更高阶的要求就是有一个话语策略,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词汇去给大家讲中国故事。比如说在措词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用destiny还是future。这种措辞的选择,是会影响到受众的认知的。

另外,我觉得大家不仅要关注传统、关注文化,还应该关注我们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我们的科技,Tiktok事件、华为事件。

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我们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个体的叙事视角去向世界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说我们自己的中国故事,汇集起来一个大的愿景和场景。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英语素养高的学生应该有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话语策略,甚至是多模态话语策略

未来中国的故事就靠这样的学生去讲述。

Q:怎样评价我们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
A:

实际上我觉得这么多年来,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不仅能够去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更能展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还有他所受到的教育。

如果我作为家长,我也希望让我的孩子来参加这样的一个评比,因为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看到很优秀的选手他是什么样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能学到怎样和别的小伙伴沟通,怎样去看待输赢,怎样去组织他的框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怎样去破解,我觉得这是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能提供给大家的。

另一方面,从我们评委来说,大家可以发现评委团队是越来越强大的,不仅有老评委,还有很多来自高校的专门做英语语言能力评测的评委们,他们做出来的判断一定是非常专业的。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可以根据这样的判断来反思,我的小孩他在什么方面需要有什么样的提升。

学英语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里程碑”,很多选手都说参加了三、四届,什么样的原因激励着他们一直来参加?我想不仅仅是为了拿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看到他自己的提升,他小伙伴们的提升,所以这是我对于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的想法,我也希望我们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越来越好,做成百年品牌。

张钫炜老师认为英语素养高的学生应该有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话语策略,甚至是多模态话语策略。你是怎么认为的?欢迎在下方发表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07:37 , Processed in 2.2289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