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回首过去的一年,哪些名字让您感慨万千?哪些事情让您激情澎湃?自2006年,党委宣传部精心推出北邮年度“十大教育新闻”和“十大教育人物”评选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备受关注与支持,在校内外反响热烈。该活动推出了一件件催人奋进的教育新闻、一批批优秀的北邮教育工作者典型,在全校进一步弘扬了“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学术情怀。同时,该活动还吸引了广大师生、校友对北邮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有效丰富和完善了师生正面关注和参与北邮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和机制。
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十大教育人物和十大教育新闻评选活动”如期开始啦!经过前期征集与初选,我们列出了北邮十大教育新闻14条、十大教育人物18位候选项进行投票,我们期待您的积极参与,选出您心中的年度十大教育人物和十大教育新闻。
关注北邮十大,关注北邮发展!
评选细则投票开始时间:2018年1月12日;投票截止时间:2018年1月16日;参与者投票教育新闻不超过10条,教育人物不超过10位,否则投票视为无效;评选结果将于2018年1月23日公布;投票方式:网页投票(http://news.bupt.edu.cn/dcwj_ionf.jsp?urltype=survey.SurveyContentUrl&wbtreeid=1092&surveyid=1057)及微信投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投票页面)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合计票数。
[/ol]
十大教育新闻(候选)
01
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
1月20日,学校新增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天地互联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月6日新增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网络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圆满完成10个科研基地的评估及考核,包括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机器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和2014年获批建设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以及安全生产智能监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绩效考评,其中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持续推动可信网络通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02
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3月14日,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校党委书记吴建伟同志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学校陆续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的实施办法》、《关于在学生宿舍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03
教育部党组对我校开展巡视
3月20日至4月25日,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对学校开展了为期5周的巡视。6月20日,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学校反馈了巡视情况,对学校工作给予肯定,并就整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为65项整改任务,分别提出具体举措,形成问题、责任清单。把整改工作尽快见效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整改有力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04
处级干部换届调整
6月20日,学校发布《中共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关于正处级干部岗位换届调整工作的通知》(校组发〔2017〕24号)。召开正处级干部岗位换届调整动员大会,对全校正处级干部岗位进行换届调整,本次共完成60个岗位的换届调整工作。结合本次处级干部换届调整,制订了《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交流和任职回避工作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下半年完成了全校副处级干部岗位的换届调整工作。
05
“互联网+”大赛获佳绩
9月16日至18日,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我校斩获1金1银2铜。
06
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
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北京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流学科。11月16日,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启动会。吴建伟书记和乔建永校长共同与学校整体建设任务主责部门和一流学科建设任务责任学院(研究院)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将“双一流”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启动会的成功举办,为北邮的“双一流”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北邮的建设发展迈入了新的征程。
0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0月18日,学校党委组织全校师生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直播,全校范围内迅速兴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学校党委组织全校师生集中收看开幕式直播,迅速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校领导深入党支部参与专题学习讨论会。学校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工作方案》,组织编印《党的十九大学习材料汇编》、购买学习材料发给全校每一位党员,组织宣讲团,开展学习报告会、主题活动、展板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
08
“国创计划十周年”获奖
11月17日至19日,在教育部主办的“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北京邮电大学获多项荣誉,包括“最佳导师奖”、“创业明星奖”等2项荣誉大奖,“我最喜爱的项目奖”2项以及第二届全国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二等奖。
09
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组到我校检查工作
12月6日,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组入校检查工作。在检查反馈沟通会上,检查组指出,五年来,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检查组在对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0
获得“先进孔子课堂”
12月12日,在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学校与南太平洋大学共建的孔子课堂获“先进孔子课堂”称号。大会以合作与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近2,500人出席本次大会。刘延东副总理为2017年度25所“先进孔子学院”和5个“先进孔子课堂”颁奖,我校与南太平洋大学共建的南太平洋大学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荣获“先进孔子课堂”称号。
11
张平团队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2月20日,在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的公示》中,我校张平老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2
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12月20日至27日,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举办首届信息科技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双一流’建设,开创北邮师资队伍建设新局面”为主题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举办首届信息科技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近80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与会,研究领域涉及通信、电子、计算机、管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学科。今后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坚持事业聚才,在“双一流”建设中培养一大批人才;坚持兼容并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诚意爱才,为干事创业提供稳定的资源和政策平台;坚持文化引领,不断改善优秀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通过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政策,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大幅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
13
3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
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
14
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我校邓中亮教授主持完成的“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成果在远海作业、海上勘探、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海上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大教育人物(候选)
(按姓氏笔画为序)
01.于 丽
女,中共党员,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光学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多项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一项,主讲《大学物理》、《光学》、《力学》等课程。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02.马华东
男,中共党员,网络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主讲《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计算理论与技术》课程。领导的团队长期开展物联网领域基础研究,在多媒体传感网方面做出了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原创性成果,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以上两个奖项。2017年,马华东教授负责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03.邓中亮
男,中共党员,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无线网络定位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是我国无线导航与通信领域知名专家,我国“羲和计划”的室内导航系统主要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主讲《微机械加工与卫星导航》课程。带领团队完成了“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经鉴定两项技术为国际首创,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04.冯志勇
女,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讲《通信电子电路》课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2017年“首都劳动奖章”。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称号。
05.托 娅
女,中共党员,民族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英语教学30年。主讲《商务英语》、《英语视听说》、《精读》等六门课程。 近十年在民族教育学院承担少数民族研究生班和本科预科教学工作,获得2017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06.任晓敏
男,中共党员,光电信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任晓敏教授在2017年当选中国光学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担任第22届光电子与通信国际会议(OECC 2017,与CLEO/PGC 2017在新加坡联袂举办)大会主席和第16届国际光通信与网络会议名誉主席(ICOCN 2017),同时继续担任亚洲通信与光子学国际会议指导委员会(ACP Steering Committee)主席。作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带领实验室顺利通过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07.刘文军
男,中共党员,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物理交叉科学研究,共发表SCI 论文130余篇,他引1000余次,影响因子大于3.0 论文20余篇,ESI论文3篇,主讲《复变函数》课程。入选2017年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于数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突破,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2017年在实验上实现了67飞秒的激光输出,是迄今为止同类型激光器所产生的最短脉宽报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scale, Optics Express等杂志,被Nanoscale选为Inside front cover论文,发表于Optics Express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位于全球前1%的论文)。同时,被中国激光行业门户OFweek激光网评为本年度激光技术领域“七大”最新进展之一。
08.许长桥
男,无党派人士,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互联网技术研究,主讲《路由原理与技术》课程。201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主持研究成果“未来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智慧与公平传输技术”入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担任昌平区政协委员期间,多次深入了解师生需求,积极完成提案,深受师生好评。
09.苏 森
男,中共党员,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服务及其隐私保护,主讲《融合网络新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课程。2017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称号。
10.李秀萍
女,中共党员,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的天线(阵)和电路研究,研发成果在RFID、UWB和雷达系统应用效果良好。主讲《微波工程基础》等课程。获得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11.肖井华
男,中共党员,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非线性物理研究工作,主讲《计算物理与实践》、《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北京市教学名师。肖井华教授在教育部主办的“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荣获国创计划十周年“最佳导师奖”。在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指导两支本科生队伍参赛均获得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在美国物理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上发表题为《水油二相液体旋转加速过程中分界面形态分析》的SCI论文,并且该论文被评选为封面文章。
12.张 平
男,无党派人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2017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表彰,并于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接受了央视焦点访谈专访。多年来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在“3G突破、4G并行、5G主导”的浪潮中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13.张佳鑫
男,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会长、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具体工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智能边缘缓存研究,开展理论研究、性能仿真和平台搭建,完成实验室项目相关研究任务。由其发起的“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公益创业全国铜奖、“北京社会好人榜”上榜群体,张佳鑫当选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理事、共青团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青年行动大使,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三十一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海淀区2017年度消防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名列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所著《爸妈微信e时代》、《手机里的大世界》、《助老社会工作方法》正式出版并赠与北邮及教育部离退休老干部处、图书馆,编写《老年防诈骗口袋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北京晚报整版报道,事迹得到人民日报、CCTV、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中国志愿等媒体报道。
14.郁文生
男,中共党员,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对数学三大母结构的机器证明实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讲《数学思想与信息技术》课程。主持的一项科技成果荣获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指导博士生获 2017 中国智能物联系统会议优秀论文奖,指导本科生获 2017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15.贾云鹏
男,中共党员,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教学及科研,主讲《镜头画面设计》、《短片创作》、《影片分析》等课程。2017年获得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16.高 鹏
男,中共党员,学生处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团队指导,主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所指导的创业团队发展态势良好并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作为创业团队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1金1铜),省部级奖项10项。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并作为金奖导师代表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接见;指导的学生创业社团(北邮创业联盟、KAB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全国百强。
17.彭木根
男,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热点区域高容量无线协同组网理论和网络自组织关键技术研究,主讲《通信网理论》、《移动物联网理论和技术》课程。201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当选为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CCSA TC5前沿技术工作组副组长、《IEEE物联网》期刊督导委员、《电信科学》副主编等。
18.温向明
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开源5G及物联网,智能泛在能源互联网,软件定义的新型WLAN组网等。2017年获得1个、立项1个ITU-T 5G国际标准。温向明教授团队主持起草的ITU-T Y.4117标准成为全球首个可穿戴设备对物联网功能需求和能力定义的国际标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投票页面
↓↓↓ |
|